尽快规范我市瓶装燃气市场,消除安全隐患

稿件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9/19 0:00:00
0

尽快规范我市瓶装燃气市场,消除安全隐患
中原三支部    丁珂

一、郑州市液化气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郑州市现有液化气充装企业17家,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分销点75家。近年来,随着天然气的发展,液化气市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但需求量稳定在每天300吨左右,年需求量约10万吨,市场流通钢瓶60余万只,用户超过40万户。虽然城中村改造速度加快,天然气快速发展,建成区液化气市场缩小,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提速,新的城郊居民用户、中小型饭店、小工业、工地餐饮等也在增加。据业内专家初步估计,作为清洁能源的液化气需求量在未来20年内将稳中有增。
      目前我市瓶装燃气管理力量薄弱,管理缺失,市场不规范,瓶装燃气充装企业规模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掺假售假,危化品运输车辆审批渠道不畅,无证分销点大量分散在全市各区(管委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存在问题有:
(一)液化气管理缺少专业规划,充装企业无心无力发展。郑州市没有液化气发展专项规划。市区17个液化气充装站基本建在四环沿线,规划部门出具的文书大多为“在规划行政区外或不在规划区内”,全部为临时用地,企业面临着随时被拆迁的可能。拆迁企业四处寻找土地重新建站,致使安全投入少,无心投资发展,企业只能维持低水平的经营,技术管理人员缺少,安全设施陈旧、简陋,设备老化,无力承担应当履行的抢险抢修、售后服务等职责。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未有效落实,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章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二)液化气掺混二甲醚普遍,安全隐患大。充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非法牟利,普遍在液化气钢瓶中掺混二甲醚,掺混比例甚至达到了50%以上。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缩短使用时间),更重要的是由于二甲醚对瓶口胶垫、胶管等塑胶件的易腐蚀特性导致安全系数的大大降低,极易引起液化气泄漏,从而发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三)不合格钢瓶大量流通,成为流动的危险源。目前,郑州市市区流动钢瓶约有60万只,大量非充装企业所有,且50%以上为螺丝瓶、报废瓶、改装翻新瓶、过期未检瓶等不合格钢瓶,毫不夸张的讲,这就像一个个定时炸弹,流通于居民用户、小饭店、小作坊、摊贩等之间。
(四)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不足,非法运输现象严重。按照郑州市日销气量推算,市区需要约300辆危化品运输车来保障液化气在市区的运输。然而,市区17家充装企业仅有一家有危化品运输车队,全市危化品运输车仅有6台。大量的液化气钢瓶运输都是采用价格低廉不符合安全规范的微型面包车,这些面包车非法改装,未采取任何安全防范措施,甚至为了节省空间将钢瓶倾倒摆放,在这样的密闭空间内,液化气一旦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五)非法蚕食被“保护”,燃气充装企业经营艰难。无证液化气销售站点及违规送气工夺去了液化气市场80%的销售利润。无证销售站点、违规送气工大量存在,无安全、规范的底线,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进行私自倒气二次充装,缺斤短两,侵犯消费者的权益;甚至拉拢腐蚀公职人员,形成利益共同体,堂而皇之的所谓“负责摆平”;利用掌控的终端市场的客户资源,以价格为进货导向制约充装企业,造成充装企业利润极低,无力投资,经营不规范,甚至掺假售假,不正常降价,恶意竞争。
(六)政府监管力量薄弱。郑州市没有专门的燃气管理机构,市内五区、管委会(港区除外)没有设定管理职能部门。对液化气生产、充装、销售、运输、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管部门如:城管、规划、质监、安监、公安(消防、交警、治安)、交通运输、工商等均依靠本行业法规进行监管,形不成合力,导致监管不到位或疏于监管,地方政府对危化品属地管理责任也不能有效落实,对非法经销燃气者缺乏管理,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
二、意见和建议
     

       以政府之力推动液化气市场的清理整顿,并通过深化改革促进企业间的整合重组,同时辅以新技术的开发与引进,从而提升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档次,规范液化气市场经营秩序。
(一)推动液化气市场整合重组,建立统一配送供应体系
      对十七家经营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成立联合经营公司,避免企业间出现无序、恶性竞争,通过利用联合经营公司较强的供给和管理能力,直接设立下属供应站点服务于用户,建立统一配送供应体系,减少经营过程中的操作环节,提高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促进市场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重新规划布局气站和门店,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通过政府规划在市区东南西北方向批复重新建设布局4-6个新安全标准的现代化气站,将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气站逐步淘汰;对配送门店进行重新布局和重组,在城区建50个标准配送站,对现有的不规范、没有安全标准的配送门店进行清理淘汰。

(三)规范运输环节管理,实行全市统一配送
      购置专业危货运输车辆,全市实行统一配送,对所有危货车辆进行统一标识。为送气工购置电动三轮车或电动自行车,统一颜色和标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严格送气工管理,打击非法经营
对全市1200余送气工分区域统一管理,集中进行培训,统一着装,统一形象,做到持证上岗。对非法经营者请求政府联合执法,进行液化气专项整治,严厉打击。
(五)引入新技术,对钢瓶和配送环节实现“云管理”,打造“互联网+液化气”
      一是通过引入钢瓶物联网安全技术,对钢瓶实行产权置换,将市场上流通的30万只不合格钢瓶全部进行回收报废处理,对流通全环节进行全面动态监控和管理。
      二是建设全市统一的呼叫配送平台、微信送气平台,建立用户档案,为送气工配置终端设备,动态跟踪,全面实现“云管理”。
这两项新技术的开发与引入,将打造属于液化气行业的“互联网+”,有效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经营管理、提高钢瓶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进而促使企业运营模式产生颠覆式改变,对规范燃气市场、保障液化气使用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及提升政府监管效率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六)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
     由市规划局、城市管理局、质监局、公安局、消防支队、交运委、工商局、安监局、商务局及各区政府、管委会抽出专人,开展联合执法,打击非法经营,消除安全隐患,为规范整合瓶装燃气市场,全面依法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创造良好条件。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2005-2023© CopyRight 中国民主建国会郑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4698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均来自本站原创,如需引用,请联系郑州民建办公室,并注明出处"稿件来源:郑州民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二七路76号郑州市政协主楼6009 电话:0371-67183121 传真:0371-67183122 Email:mjzzswbgs@163.com
建议以1366*768、IE10浏览器、FLASH10.0版本以上为最佳浏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