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履行职责为典当行业向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抵押登记服务

稿件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8/12/29 21:13:26
0
王源海  
典当在中国是一个历经千年的古老行业:萌芽于两汉,兴起于南北朝,成熟于大唐五代,立行于南北两宋,鼎盛于明清两代,衰落于清末民初。上世纪五十年代,典当行在全国销声匿迹。1987年12月,在沉寂了30多年后,首家典当行浮出水面--华茂典当商社在成都挂牌成立,之后,典当行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纷纷浮出。如今,卷土重来的典当业早已摆脱传统陈旧的当铺柜台、小额民品的经营模式,以充足的资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新型多样的典当融资方式,成为中小企业方便快捷的重要融资渠道。目前,全国典当公司已发展到3000余家。  
    一、典当行业已成为中小企业方便快捷的重要融资渠道  
      截止2007年底,河南省共有典当行103家,注册资金8.6亿元,郑州市共有典当行29家,注册资金3.4亿元,其中半数以上是2005年商务部颁发《典当管理办法》后新设立的典当行。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新设立的典当行绝大多数都放弃了小额民品的典当业务,主要从事大宗商品、财产权利、房地产等质押和抵押典当业务,服务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由于金融机构的信贷门槛较高,审批手续严格且时间较长,中小企业解决短期融资自然首选手续方便快捷的典当行。郑州市商务局有关典当行业的统计数据资料显示,2007年郑州市典当总金额9.4亿元;2005年以来新设立的典当行95%以上放弃了传统的小额民品典当业务,服务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单笔典当金额平均为27.1万元,由此可见,典当行业正在为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动能。  
      但是,一些中小企业以其拥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抵押物在典当行融资贷款时,却无法实现,因为国土资源局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有关职能部门认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典当行业不能从事土地抵押贷款业务。由于该职能部门拒绝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导致部分典当行绕道而行,委托银行代为办理土地抵押登记并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银行收取委贷费用,其结果是环节增多,时间延长,费用加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还有部分典当行因此放弃土地抵押业务,致使一些中小企业错失商机。  
     实际上,央行1996年4月至2000年7月为典当行业的监管部门;2000年8月,根据金融体制改革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典当业交由国家经贸委统一管理;2003年,国家经贸委被撤销,成立了商务部,典当业的市场准入、日常监管交由商务部管理,央行早已失去监管权。  
国家商务部2005年4月1日颁发的《典当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经批准,典当行可以经营下列业务:(一)动产质押典当业务;(二)财产权利质押典当业务;(三)房地产抵押典当业务…",商务部对设立的典当行颁发的"典当经营许可证"及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均载明了上述经营范围,各地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职能部门应依据规定,为典当行与中小企业的融资业务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在首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开幕式欢迎辞中提到:"截止2006年底,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50.2%,已形成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中小企业的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研发的新产品占全国的82%,已经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提供了城镇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城乡就业问题的主渠道。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加社会就业、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综合国力均发挥了主要作用。"  
     同样,河南省中小企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亦愈加显赫。2007年4月,李克副省长在全省民营企业银企洽谈会上发表讲话时称,民营企业已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6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发展到249万家,实现增加值6855亿元,占全省GDP的55%。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151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1.9%,民营企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6%。2006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达1650家,占全省科技企业总数的95%;年度企业申请专利6922项,民营企业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60项;全省已有175家民营企业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研发基地。2006年底,我省民营企业从业人员达1625万,占全省从业人员的1/3以上,其中新增就业110万人,占全省新增就业的60%以上。民营企业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和中原崛起战略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通过不懈地努力,逐步成...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2005-2023© CopyRight 中国民主建国会郑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4698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均来自本站原创,如需引用,请联系郑州民建办公室,并注明出处"稿件来源:郑州民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二七路76号郑州市政协主楼6009 电话:0371-67183121 传真:0371-67183122 Email:mjzzswbgs@163.com
建议以1366*768、IE10浏览器、FLASH10.0版本以上为最佳浏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