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方位 尊重传统 开发地标 重视资源

稿件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9/24 9:18:44
0
  
增强方位 尊重传统开发地标 重视资源
——提升郑州公交站名的识别性、文化性
民建郑州市委    李秀丽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千城一面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与之相伴的是城市独特魅力的减退。为提高城市的独特魅力,各城市在建造、保护地标性建筑的同时,纷纷打出文化牌,希望通过独有的地域文化赋予城市更为永恒的魅力。
公共交通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强大交通支撑,利民出行的重要工具,也是城市形象的折射,纵横交错的公交线路、密密麻麻的站点将我们居住的城市分割为大大小小的点、线、面,相反将公共交通站点名称联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城市。因此,公交站点命名便成了无法忽视的城市文化名片。
公交站点名称不仅告知市民该站点有什么公交停靠,还为乘车市民提供线路、下车、转乘、方位信息,其识别性极强。因此,对公交站点命名以利民为主要原则,最好以标志性建筑或者公共基础设施为主,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则以传统文化特点命名,便于市民将站点与地点、方位整合起来,提升郑州的文化品格。在郑州公交车命名中有很多此类典型的例子,如“碧沙岗公园西门”、“二七广场”、“省广播电视中心”、“郑州市动物园”、“郑州市博物馆”、“人民公园东门”、“齐礼闫”、“任寨北街”、“三官庙”等站点,不仅让我们记住碧沙岗、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也有助于我们铭记中国的近现代历史,铭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也了解了郑州独特的发展历史,同时增强了郑州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魅力,也有助于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
但郑州现有公交站名中存在忽视传统文化、漠视方位的现象,某些站名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对新线路站点命名及部分有歧义的站点改名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增强公交站点的方位感。公交站名中也存在一些指示模糊的站点有待进一步改进。如“紫荆山”站在花园路、金水路、人民路、紫荆山路上都有站点,并且站名一样,非常容易导致具体方位的模糊不清,让乘客特别是对郑州不熟悉的乘客搞不清自己的具体方位。如果加上“东南西北”这样的方位词,则能有效消除这种歧义,增强方位感,更利于市民识别,如花园路上的站改名为“紫荆山北”等。类似于这样的公交站点还有“医学院”、“大石桥”、“新通桥”、“绿城广场”等。
   第二,增强公交站名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真正名片,因此在对公交站命名时,可适当考虑当地的历史传统文化,多用具有历史传统的地名命名,如“三官庙”、“七里河”等。在新站点命名时,希望能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文化传统,不仅让我们这一代人也让将来的子孙后代通过公交站名记住郑州的发展历史与文化传统,形成郑州特有的文化风貌。
   第三,开发地标性站点名称。一个城市的地标不仅仅是城市富有特色的建筑,更是一个城市特点的象征,也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因此各个城市地标各具特色,在进行公交站点命名时,尽可能考虑郑州城市地标,以提升城市的现代感和魅力。如国贸、二七塔、福塔、国际会展中心等。
    第四,重视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公共基础设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知名度较高,能够给乘客很强的指引作用与方位界定作用,如政府、各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广场等,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特别是以文化事业单位命名也有助于提高文化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倡导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郑州已经有一些此类站点名称,如“广播电视中心”、“郑州电视台”、“绿城广场”、“郑州大学”、“医学院”、“第五人民医院”、“四十七中”、“二七区委”等知名度都非常高,且提高了郑州的文化底蕴和公共服务理念。因此,在进行站点命名或者改名时,适当增加采用附近的公共基础设施名称。
   综上所述,公交事业是公益性事业,站点冠名在便民原则的基础上,通过附带方位名词增强方位感,通过采用传统地名增强独特性和历史底蕴,通过地标性建筑提升城市魅力与现代感,通过采用公共基础设施名称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人本理念,将站点名称和地名、城市管理、发展建设、文化传统、公共资源等结合起来,以体现利民、为民、以民为本的方针和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2005-2023© CopyRight 中国民主建国会郑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4698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均来自本站原创,如需引用,请联系郑州民建办公室,并注明出处"稿件来源:郑州民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二七路76号郑州市政协主楼6009 电话:0371-67183121 传真:0371-67183122 Email:mjzzswbgs@163.com
建议以1366*768、IE10浏览器、FLASH10.0版本以上为最佳浏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