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缓建、停建郑东新区新建垃圾焚烧厂的建议

稿件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12/30 12:07:29
0
郑州市直属二支部   董予燕 

    据媒体披露,郑东新区2014年即将新建一座日处理能力在4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如需建设,务必做更多环境、经济、民生方面的考量,慎之又慎。理由如下: 

    1、按照郑州市计划,2014年即将开始垃圾分类试点,2015年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既然如此,完全没有必要在2014年垃圾分类即将拉开帷幕时上马一座如此规模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先建焚烧厂后推行分类,这两者的排序几成悖论。如果我们对不久后推行的垃圾分类有信心,则很可能出现台湾目前的情况——焚烧厂闲置,无垃圾可烧,那将是对公共资源的多大浪费。除非我们对未来的垃圾分类没有信心,只是把它作为一场“政治秀”或“民生秀”。 

今年5月,由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和自然之友共同承办的“两岸城市垃圾管理学习班” 在北京举行。培训期间,台湾环保署及多家台湾研究机构、回收企业的官员、专家、企业家关于台北市开展垃圾分类的经验介绍。在推行垃圾分类前,200-300万人的台北市有7000多个垃圾堆放点,污水横流、蚊蝇滋生,严重影响当地环境。为了迅速“解决”问题,台湾也突击上马了多座垃圾焚烧厂。但经过民间与政府的不懈努力,垃圾分类逐渐成为共识,分类已成常态,使垃圾焚烧厂出现“断炊”的情况。 

    比起台湾,我们人口多,家底薄,环境早已不堪重负。既然已有前车之鉴证明建设垃圾焚烧厂不仅蕴含着环境风险,还造成公共投入的巨大浪费,我们没有理由再去交这种昂贵的“学费”,重复自己同胞走过的弯路。 

    一个公共投资不可偏听一方意见,尤其是利益方。垃圾焚烧发电厂是不是可以简单认定没有环境隐患,而是所谓“节能减排”的绿色能源项目,一定要经过多方考量。我们的垃圾完全没有经过源头分类,餐厨垃圾、塑料垃圾、装修垃圾、有害垃圾、甚至部分医疗垃圾都混合其中,成分之复杂恐怕举世难有匹配。垃圾中有机质多、湿度大、燃烧值低都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垃圾送去焚烧发电只能说是一个“听起来很美好”的事情。事实上需要大量加入煤、油助燃,成为现实版的逃避取缔的“小煤电”“小油电”,只因它换了一件“节能减排”的马夹。这一点知道垃圾发电内情的人都心知肚明,其赢利点就在于它实质上是一个“名正言顺”的小煤电,而且上网电价高,政府有补贴。 

     与朋友一起到位于荥阳的荥锦垃圾发电厂做过调查时也得到印证,一位在该厂工作过的师傅说,垃圾放多了根本烧不着,全靠烧煤。这是双重的浪费,一方面浪费了能源,一方面浪费了资源。毋庸讳言我们的能源形式已十分紧张,是能源输入国,由于人口基数大,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得人与资源的矛盾也原来越突出。而垃圾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都是经过漫长地质年代形成的不可再生资源,烧一点少一点,千真万确。因而城市垃圾也被称为城市矿山。在自然资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把我们的城市矿藏不假思索付之一炬仅从这一点上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明智之举。 

    何况还有环境风险。这种项目从计划立项到建设都很少有资方以外的人士参与,因而政府听到的几乎是一边倒的说辞,利益方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技术术语混淆视听。即使在前期考察阶段被认为是“过关”的技术,往往还面临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执行问题。有些技术使用成本过高,在后期生产运行过程中很可能为摊低成本获取高利遭人为弃用,从而对环境造成巨大隐患。在监管没有多元,缺少有效民间监督、环境信息难以正常披露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形绝非主管臆断。 

    另外,据本地媒体报道,2002年投资的荥锦垃圾发电厂2005年还面临“吃不饱”的情况,垃圾收集、运输、焚烧综合成本过高,虽有政府长期补贴,企业仍造成巨额亏损,根本形不成所谓“绿色经济产业链”。2013年7月《河南日报》又对荥锦垃圾发电厂报道,披露它臭气严重扰民,使得周围数公里内居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原因是垃圾太湿,焚烧量十分有限,造成大量垃圾积压。这家厂是5万吨小锅炉,如果不是冠以“绿色能源”的外衣根本不可能存在。比它规模大数倍的小煤电都被关停。这样看来,在先期同行业投入问题多多的情况下再上马更大规模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就更加令人费解了。荥锦还是国家处罚过的重点污染控制企业,说明其技术并不过关,起码也是实施有问题。那么新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如何保证没问题呢?行业内知情人都是利益方,根本不会披露实情。行业外又难以对技术细节了解和把控,这种情况下有效监管企业将是一件几乎没有操作性的事。 

    郑东新区是河南省展示发展成就的一个窗口,它是河南省倾力打造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云集着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众多窗口单位和高档住宅区。在这样一个重点区域建如此规模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给周边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是不容回避的。虽然垃圾焚烧厂安全区限从1000米调整到300米,并不意味着风险消失。有关技术和执行风险会长期存在,给一方居民造成心理上的阴影。日本有研究称垃圾焚烧厂1.5公里以内区域癌症发病是外面的两倍以上。日本的研究并不基于我们的垃圾,众所周知,日本是垃圾分类做的最好的国家之一,他们的垃圾是分了20几类后才送去焚烧,而且企业又规范、严谨,尚有这样的结论。以我们的垃圾成分之复杂,监管之粗疏,如果建了这样规模的垃圾焚烧厂将给周边带来多大的环境隐患是不言而喻的。 

    综合以上提到的并非全部问题,我认为有必要从新考量郑东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规划,缓建、乃至停建该项目。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垃圾出路在于源头分类与后端综合利用,用兴建垃圾焚烧厂的资金全力投入推行垃圾分类,鼓励、支持民间力量进行相应探索。中国的大行政体制,优点在于社会动员能力超强,垃圾分类决没有难到嫦娥号登月的地步,之所以难以推行还是重视不够的问题。没有从政策上、体制上调整到位,没有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动员。敦促垃圾减量责任延伸到企业,建立产品绿色评价体系,全面落实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者的环境责任。如果这些方面做到位,真正落实“污染者付费”原则,垃圾分类的难题必将迎刃而解。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2005-2023© CopyRight 中国民主建国会郑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4698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均来自本站原创,如需引用,请联系郑州民建办公室,并注明出处"稿件来源:郑州民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二七路76号郑州市政协主楼6009 电话:0371-67183121 传真:0371-67183122 Email:mjzzswbgs@163.com
建议以1366*768、IE10浏览器、FLASH10.0版本以上为最佳浏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