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调查与建议(二)

稿件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7/27 16:44:19
0
三、加快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1、把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完成《郑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要做到心中有数,长远打算。以产业集聚为契机,创新城市和乡镇的发展机制。要坚持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合一”,做到精准对接,合法合规。增强产业集聚区对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有机融合。一方面,以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人口乃至物流、资金流的集中,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以城市功能的完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尤其是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城市基础设施的相互衔接和共享。注意增强产业集聚区的城市服务功能,逐步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宜业、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区,实现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载体和动力。特别是对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级城市(如巩义、新密、荥阳、新郑)要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拉大城市框架,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把那些经济发展快、实力强、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小城镇(村)划入城区,纳入城市管理范围,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到产业集聚区打工和定居。产业集聚区建设还应结合迁村并点,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配套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商务办公用房、职工公寓、公共食堂、图书馆、电影院等,使产业集聚区成为一区多园,功能配套齐全的城市新区。
2、以产业集聚为抓手,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工业布局,实现工业集聚发展。
我市已有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形成五大产业集聚板块的构想和规划。
所谓“调整”,主要应解决“小、散、乱”的问题。
所谓“优化”,主要是“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时,重点应放在:
①加快发展汽车、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等战略支撑产业发展;
②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③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铝加工、现代食品、纺织服装及煤炭、电力、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以集聚为抓手,主要是通过集聚调整我市工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扶优扶强工程。按照市场竞争、规模经济、专业分工、产业配套的原则,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
建议各个产业集聚区在招商引资进行项目取舍时,坚决摒弃“拾到蓝里都是菜”的思想,对项目一定要“精挑细选”,严把入口,设立项目关、质量关、技术关、环保关,提升项目入驻门槛。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就是要严守资源和环境容量的限制,不能再盲目发展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和承接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业应严格控制。“有所为”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工艺、新产品、新兴产业。
3、多措并举,多渠道解决产业集聚区发展土地制约瓶颈。
措施一:依托规划审批或调整规划来预留和拓展开发空间;
措施二:通过融资平台盘活土地存量。
可通过资产经营公司运作平台,将早期成立的不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企业土地回购,回购的土地可用于商业开发赢取资金,用于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或用于新引进企业的建设发展。
措施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如将工业用地容积率由1.5调整为3.0。综合用地由2.5调整为4.0。
重点还应该在提高投资强度上下功夫。以“亩产和平方米产业论英雄”。我市平均投资强度为39.5万元/亩,南昌市为107.8万元/亩,昆山市为256.56万元/亩。相比之下,我们差距很大,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并不是一味要求把所有土地仅仅用于工业项目,可分出一定比例进行商业和住宅开发,用盈利资金再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良性滚动开发模式。
措施四:争取省里进行土地点供。
在引进重大项目时,应通过省政府对项目用地指标直接点供,以保证用地指标的落实。
措施五:将用地指标向产业集聚区倾斜。
可将全市用地指标切块后,分出一部分专门用于产业集聚区,对达到一定容积率、投资强度和产业强度的项目进行审核后,该供地的优先供地,以满足和保证重大项目落地开花结果。
4、建立并完善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
产业集聚区作为产业与生活融合的现代化新城,其投资规模之大,所需资金之巨,远非传统的投融资渠道所能解决。钱从哪里来?好政策是钱,好环境是钱,好的思路也是钱。
建议政府及产业集聚区的主管部门,进一步理顺管理和服务职能,将更多精力用在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产品上,通过产业引导、市场监管和优化投资环境,切实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对投融资管理的重点,应从项目管理转向资本市场管理,实现从“投资主导”转向“融资主导”的转变。建议成立郑州市产业集聚区资产经营公司。通过这个公司制投融资平台,吸引各类资本进入集聚区,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产业集聚区投资主体多元化。尽快形成“国资、民资、外资、股资”四轮驱动的投融资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2005-2023© CopyRight 中国民主建国会郑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4698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均来自本站原创,如需引用,请联系郑州民建办公室,并注明出处"稿件来源:郑州民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二七路76号郑州市政协主楼6009 电话:0371-67183121 传真:0371-67183122 Email:mjzzswbgs@163.com
建议以1366*768、IE10浏览器、FLASH10.0版本以上为最佳浏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