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造我市建筑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建议(1)

稿件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1/7 11:15:00
0
民建郑州市委员会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城市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市的城市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2012年初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由于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大拆大建等原因,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的缺乏、随意堆放严重等问题凸显,而简单的掩埋消纳、垃圾搬家的处理方式治标不治本,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如不加以合理利用,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和长期隐患,也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加快建筑废弃物科学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打造我市建筑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迫在眉睫。 
一、我市建筑废弃物处置利用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据统计,目前三环以内的128个自然村已完成拆迁124个,四环以内358个行政村的755个自然村已完成拆迁518个,万三公路以西,南绕城高速以北,西绕城高速以东,黄河沿岸以南的整个合围区域内已拆迁面积达2.7亿平方米。如果按拆除1平方米的旧建筑产生0.8立方米建筑垃圾量来测算,这2.7亿平方米的拆迁面积将产生2.16亿方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如果采用填埋或堆放方式处置,按10米堆高计算就会占地32432亩,垃圾量之大令人恐怖。 
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工作,2014年就将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列入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和民生“十大实事”之一,2015年度又把规范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列入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和市重点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建筑垃圾的处置和合理利用,一是对中心城区周边139条沟壑进行了排查和筛选,共选定了39条沟壑作为建筑垃圾近期堆放区域;二是将建筑垃圾做适当处理后用于修建假山等造景工程;三是明确要求各区(管委会)要选址建设两处以上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消纳场面积要满足本辖区积存垃圾及新增垃圾的受纳,目前,市内五区和四个管委会共筹集了20处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地,各辖区产生的建筑垃圾均按要求临时堆积在本辖区消纳场内,等待下一步再作资源化处置利用;四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的思路,引进社会资金对拆迁垃圾实行资源化处置利用。 
二、存在问题 
据统计,目前,郑州市共有2100多个建筑工地,除中原区外,整个郑州市拆迁工地面积达7100多万平方米,约1万个大型标准足球场。在空中看,郑州多个城中村的房子,均呈半塌状态,还不时有工程车正在施工作业,有市民戏称,郑州现在就是个大工地,酷似“地震灾区”。 
一面是天量产生的建筑垃圾,一面又是令人尴尬的现实。与全国很多城市一样,郑州在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也还存在着协作管理的合力不足、消纳(填埋)场选址建设不够、资源化处置利用的推广力度不大等问题。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没有建立起消化建筑垃圾的有效体系。 
据有关部门介绍,郑州市临时性建筑垃圾中转消纳场选址建设不足,80%的建筑垃圾通过私人设置的社会消纳场填埋处置。无处消纳的建筑垃圾正在成为城市的另一种“公害”。调查中发现,远离城区的坑塘、荒地,都成了城市建筑垃圾的“领地”,随意倾倒的建筑废物屡见不鲜,黄河滩等重点区域私拉偷运问题严重,已成为影响郑州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 
此外,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资源化利用推广力度不够,垃圾运送资源化利用企业及再生产品出口方面,没有配套的政策给予支持。郑州市目前规模化利用建筑垃圾的企业只有1家,年处理建筑垃圾的量不足1000万立方米,仅为郑州市年垃圾排放量的八分之一。 
由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行业起步较晚,相关的技术标准、管理办法、政策法规等目前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郑州市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乏建筑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目前建筑拆迁或建设工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极少有做到分类管理。由于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轻质混合物和其他材料,这些物质的存在不仅增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难度,增加处置成本,同时为再生产品的质量问题带来隐患。 
(二)缺乏再生产品质量标准 
由于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原材料与普通产品的原材料存在较大差异,建筑垃圾的各性能指标同普通产品存在一定差异,普通产品的质量检验标准不能完全体现再生产品的性能。 
(三)缺乏再生产品使用规范 
为保证建设工程的安全性,建设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均需按规程使用,而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缺乏使用规范,致使目前再生产品无法大规模使用。 
(四)缺乏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机制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需要城建、城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强力推进和资源化利用的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目前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合力尚未形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资金投入不足。原材料分离成本高、垃圾处理设备投资大、企业资金运转困难等制约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迅速发展;建筑垃圾再生品利用推广宣传不足。尽管建筑垃圾再生品的质量指标达到了相关标准,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群众对再生品的认可度还不高,再生品的市场占有率还较低。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2005-2023© CopyRight 中国民主建国会郑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4698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均来自本站原创,如需引用,请联系郑州民建办公室,并注明出处"稿件来源:郑州民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二七路76号郑州市政协主楼6009 电话:0371-67183121 传真:0371-67183122 Email:mjzzswbgs@163.com
建议以1366*768、IE10浏览器、FLASH10.0版本以上为最佳浏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