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网上公共文化服务提升郑州百姓人文素质(二)

稿件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7/27 16:53:58
0
二、对策与建议
1、逐步放宽社会资本和技术团体对网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努力建设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入为主要资本结构的网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城乡统筹,突出软件建设,初步建成固定设施、流动设施与数字文化阵地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机制和运行方式上取得新的突破。
2、加强对网民心理和需求研究,利用博客、微博、论坛等形式开办功能实用、服务便捷的专业频道,丰富网上文化内容,提供优质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资助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网络文化单位开展网上公共服务。开展虚拟艺术馆、博物馆建设。推进社区工作者上网服务工程,充分运用网络开展社区工作。
3、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的相关制度。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单位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应在人员编制、经费及办公、活动场所上予以保证。我市应该把网络问政的成功机制推广到公共网络文化建设领域,探索新的网上公共文化运行模式。
4、建立功能完善的专业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导航库, 开发专业检索系统,为读者提供有效便捷的文化查询和导航服务,使读者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建议政府在公共文化领域加快资源库和数字化工程建设,为省会及广大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郑州市都市区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5、探索有效的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我市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开发相应的门户网站, 将各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及信息编入该网站, 并把网站纳入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导航系统,网站的内容不仅应涵盖各个大学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而且应与各高校图书馆建立超链接。
6、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网络公司加大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加强新农村网上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工作,加强互联网应用技能培训工作,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7、实现我市文化品牌建设和网上公共文化宣传的有机互补,充分利用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创造的优秀文化节目丰富网上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为我市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丰富、有效的传播手段。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2005-2023© CopyRight 中国民主建国会郑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4698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均来自本站原创,如需引用,请联系郑州民建办公室,并注明出处"稿件来源:郑州民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二七路76号郑州市政协主楼6009 电话:0371-67183121 传真:0371-67183122 Email:mjzzswbgs@163.com
建议以1366*768、IE10浏览器、FLASH10.0版本以上为最佳浏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