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由政府购买劳动力解决医疗急救工作的人才瓶颈问题的建议

稿件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3/28 9:36:30
0
 
彭井思
 
      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0”急救承担着广大群众急危重症的救治、重大群体性活动的医疗保障、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等任务,是由政府主办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目前,120指挥调度人员、医疗救护员(担架工)等岗位现有人力资源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急救医疗服务的需求,需要通过政府购买劳动服务等形式进一步强化人员配置,保障满足广大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急救服务需求不断增长。“120”急救是群众生活的健康卫士。目前,我市“120”受理求救电话日均4800次左右,约救治患者400余人次,院前急救服务需求量年增长率为5%以上。
     2、院前急救医疗救治环境日益复杂。一是空巢和独居老人不断增多。据统计,到2015年全市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120万,并且每年以3.3%的速度递增,估计有30%-40%的老年人未和子女住在一起。这些老人在突发疾病需要急救医疗服务时,医疗救护员(担架工)是必不可少的。二是高层建筑是我市群众主要的居住房屋。随着城市发展,目前新建的住宅楼均为高层和小高层,民用电梯不能容纳医疗担架,为急救医疗救治增添了难度。
     3、“120”急救岗位的从业要求严格。一是要具备较好的抗压能力,能适应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快调整工作状态;二是要应对冷静、反应敏捷,无论是日常救治还是突发事件救援,任何情况下都会迅速研判,果断采取相应措施;三是具备爱心和责任心,对待任何“急危重”症伤病员都能一视同仁,始终坚持救人为本的原则;四是身体较为健康,适应24小时值班制、院外救治等方面的要求,能较好履行岗位职责,比如调度员、医疗救护员(担架工)等。
     4、我市“120”急救工作在人员配置方面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指挥调度员所承担的工作量繁重,2013年受理呼救电话近70万次、派诊13万余次。很多同志出现了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腰间盘突出等情况。二是医疗救护员匮乏。急救医疗工作压力大、发展平台低、待遇差等原因,使医疗救护员(担架工)缺乏。广大群众在享受急救医疗救治时,不利于伤病员的快速救治,比如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等群体。
     5、我们对部分省市急救医疗行业用人情况进行了调研。石家庄、西安、无锡、深圳等地对急救指挥调度人员、医疗救护员(担架工)采用了合同聘用制用人机制,由政府承担相应费用,保证了医疗急救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效保障了工作安全。
     建议:“120”急救是特殊的专业岗位,对人员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身体条件、综合协调、应急反应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按照《城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指挥系统建设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根据我市人口规模、急救医疗服务需求现状和急救车运行数量,通过采取政府购买医疗救护员(担架工)公益性服务的形式,为我市急救医疗工作配置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急救人才队伍,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急救医疗服务需求,完善急救医疗救治体系,促进急救医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端浏览当前稿件内容
2005-2023© CopyRight 中国民主建国会郑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4698号-1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均来自本站原创,如需引用,请联系郑州民建办公室,并注明出处"稿件来源:郑州民建"。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北二七路76号郑州市政协主楼6009 电话:0371-67183121 传真:0371-67183122 Email:mjzzswbgs@163.com
建议以1366*768、IE10浏览器、FLASH10.0版本以上为最佳浏览模式。